趁著天氣好的時候去了趟北美館,一個今年還沒去拜訪的地方。 記得最後一次來這裡已是去年九月的事情。

明亮的陽光總能帶來新鮮的想法,就像剛打開的汽水冒著的泡泡一樣。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指示牌在光與樹影交錯下,隱隱發光。 






















抵達之前,我像是記錄似的沿途用鏡頭做記號。



圓山捷運站,一個離北美館最近的捷運站,是生活中最常進出經過的地點。
從這裡望去一邊是中山足球場,另一邊則是圓山公園。白天的公園,出乎意料的安靜,或者因為天氣太過炎熱?公園裡遍地修整過的草地,榕樹集中在一個區域裡,供人休息的座椅散落在公園各個角落裡,在不遠處就是目的地。

北美館的建築特色,以方塊狀為主,像積木般的組合。綠地與少許的雕塑圍繞著整座建築物。



最近展出裡比較吸引我的依然是老照片,黑白銀鹽相紙裡的線條是那樣刻畫深入。不知為什麼,黑白照片配上長者臉上的皺紋,一直讓我無法轉移目光,似乎長者的忍耐與善於開拓的智慧在這相紙上特別動人。許多的照片大都以1950年之前為主,收錄來自島嶼各地的風土民情,或者舊時北投、或者朝天宮的進香...。如果要從中歸納出一點想法,那我想恐怕是這樣的民族背後有著辛勤的付出--為生活、為家庭、為信仰。  即便是歡愉的笑容身後,總脫離不了礦坑的油污、甘蔗枝、捕魚,這是那些年代的文化也是歷史的取樣。  雖然背景大多是辛苦與勞動的,但每張都能呈現不同的風格,照片裡人物的喜怒哀樂是這樣鮮明且真實。  我在想:如果現在重新取景,2006的這個島嶼是否能展現獨特的景象?

北美館裡總是很能讓我忘記時間這件事,很快的已經是閉館的時候,步出館外,天還亮著。繞著展館後方小路,通往小公園,進行我這次拜訪的最後尋覓。


切割對稱的天空,似乎特別美




因著方塊建築物,天空也幾何了起來



透視生活的方法:




生活中的眾多可能性,該怎麼撿拾?該怎麼立足?




生活總是這樣:越是困頓,生意越是盎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amy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