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搭公車沿著敦北轉向基隆路,塞車的狀況真的讓人不敢領教。真的是慢‧慢‧慢,慢得連公車司機都哀怨起來挖苦自己,甚至開了車窗跟隔壁車司機訴起苦來。

司機訴苦的其中一項讓我豎起耳朵仔細聽著,司機自言自語似的說著,羅斯福路因為綠燈有2-3分鐘的時間,相對綠燈只有 50秒不到的基隆路當然來得順暢許多。 司機認為羅斯福路交通改善只是表象,只是人為對於速度與時間操弄的結果。

接上自己最近的經驗,似乎「速度」這件事情成為大家都努力爭取的事情。在比預定時間更短的時間內進行智力測驗、快還要更快的產品發展、多還要更多的工作期待被完成...諸如此類的乘法生活在這都市裡不斷上演著。似乎只要是能在很短時間內解完一道題目或者在更短時間內把一個壞掉的東西修好這就是我們認為聰明、有效率的表現。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是真的找到root cause或者是一個solution? 或許有人認為:這有什麼差別? 表面看上去,確實沒有不同,那是因為只看外在的緣故。 任何細緻的事物都是需要時間醞釀,而對事物的用心精細程度當然更是需要時間投入的。 人的精力、體力有限,要求一個人不斷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精緻,那簡直是把人當汽油一樣燃燒, 長期看來,不僅這個人容易折損,而且可能面臨需要常常更換的窘境。

人跟其他生物一樣,會有一段時間不斷追求成長、全力加速,但同樣也需要時間把速度緩慢下來,休養生息。 我相信速度與創造力存在著關連性,我觀察學校裡的學生明顯有比較活潑的點子,也比較願意嘗試新的作法;相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快快把手邊事情做完,或者可以早點離開,或者可以接著進入下個工作內容,至於創意或創造力,其實漸漸從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生活形態,即便超長工時,但是生活內容本身是單調且重複的。

反觀學校生活,雖然學生有時被批評上補習班、依靠上課筆記之類的狀況,但是總體上,大學裡的學生每經過4-5個月會有假期恢復精力,腦袋休息一段時間,生活放鬆一段時間,自然想法可能活潑些。當生活不再只有「速度」這個單一衡量標準時,人比較能夠放點心思關注生活。  許多工作後的人,真的並不那麼喜歡工作內容,但是出於各種因素,依然認命的每天把自己塞進座位裡,也很拼命的追趕著工作進度,但是整個身心是疲倦,對周遭事物感覺不出絲毫樂趣,太陽的顏色、食物的味道、小貓的叫聲、風穿過樹葉的聲響...似乎只跟別人有關,時間久了之後,漸漸也麻木於這樣的日子。

我想大學之所以必須存在,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基礎科學的探究之外,因為他提供空間跟時間,讓一群人可以作夢,不論那個夢是否會被認為是現實或者荒誕,但會有這麼一群人在那麼一段時間裡,認真且虔誠信仰自己的生活步調,執著於自己相信的觀點。正因為這群人,有機會過看似不著邊際、不事生產的生活,因此這樣的人才有機會從體驗裡去修正或者發展出些不一樣的想法。  或許學校裡的想法被視為過於理想化,但是當一個人曾經那樣真實的信仰過自己的思辨過程,其實是值得肯定的,因為至少這樣的人生活裡有夢想想去實踐,即便最後結果是失敗的,都不掩過程中努力的燦爛光華。 不痛不癢的生活,其實只是時間的延續,但並沒有為生命進行儲值,更沒有加值。

純粹追求速度的生活形態,只能不斷重複的步調,正如我們的產業,最拿手的是製造標準化產品。大量、快速、低價的條件下,製造重複性高的產品是比較有利的,但天花板也就在那裡了,但當全世界都在變化的同時,當初追求的產業價值是不是還有足夠的體力進行自我改造? 或者是疲累到只好再把過去的模式移植到其他區域,繼續複製經驗,然後繼續這樣的路?

速度,本身沒有對錯,但是人們往往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知道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希望最快完成生活裡的大小事。 但是在幾乎接近乘法的生活裡,人的腦袋是不是真的也跟著有乘法般的成熟跟清醒呢? 如果只有人的身體過著這樣飛速的生活,而腦袋與心靈其實還是加法,我們怎麼去談認真過生活?怎麼去講生活裡的美感? 因為舉目所及都是失速的變形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amy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