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Mar 早上有陽光  晚上下起小雨

                                                                               [圖片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因為某些原因  讓我陰錯陽差在這個時候讀起村上春樹的小說 「萊辛頓的幽靈」

必須承認並不是忠實村上迷的一員  但也得承認因緣際會下或許會開啟我對村上的好奇

書上的廣告紙片這樣說道:「重溫言語不能說明的村上式孤寂」

其實真正吸引我的是「孤寂」的字眼  這是我會想關注的事情  畢竟是這世界上必然存在的一種狀態

但我想知道村上怎麼去記錄各式各樣的孤寂

隨手翻著書  我順勢讀起一篇叫「沈默」的故事

看起來像是一個回憶裡中學生問題的故事  其實不然  濾掉學校、學生的表象

我反而覺得更像是周遭的隨手可見的風景

        我想有一種人就是注定缺少深度這東西。...我想說的是,有沒有能力去理解所謂深度這種東西的存在。不過他們連這種能力都沒有。那是一種空洞而平板的人生,不管多麼想吸引別人的目光,不管表面上多麼的勝利自豪,其實卻什麼也沒有。也沒有任何意義。」

     「我所害怕的不是青木這種人。...我真的覺得恐怖的,是對青木這種人毫無批判地接納,毫無保留地相信的傢伙們。...而我半夜夢理夢見的也是這些傢伙的樣子。在夢裡只有沈默。在夢中出現的人們沒有所謂的臉。沈默像冷冷的水一樣逐漸滲透一切。而在沈默中一切都逐漸融化成泥濘。在那裡面我一面融化下去一面拼命喊叫,但沒有任何人肯聽我的呼喚。」

生活裡  我們注定得要不斷不斷與自己掙扎  與除了自身以外的空間裡的一切磨合

故事背後  我呼吸著主角口中輕描淡寫的孤寂  至於深度  我想那是可貴的思想

能從種種不堪與反覆的自我推翻後  一次又一次向內挖掘所豎立的指標

我想村上的觀察是精彩的  他的文字讓沈默變得像左鉤拳一樣強而有力   筆直擊中體驗裡種種虛偽

有時候我感到惶恐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  自己會不會因為時間而漸漸變成不用腦袋的人

正如小說主角裡真正害怕的人物一樣無知

孤獨與沈默  可以讓人的生命變得空白  但也可以選擇讓他變得有力量

有力量的生命有時候是從直覺開始  就像小說裡的人物「我就是知道而已」

有一種孤獨讓人得以釐清自己在困境裡的模樣  看清自己與他人處境裡的狼狽與驚慌

有時候  我們確實選擇也被迫選擇孤獨  我們或者會因為孤獨而沈默的看著發生的種種

但只要心是醒著的  沒有被過度荼毒而窒息

我想該慶幸   是與孤獨、沈默為伍

雖然那是沈重但卻是踏實的背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amy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