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中東地區的電影,但中東電影的訊息對我而言,確實是相對有限的,扣除之前看過「天堂的孩子」之外,這是第二部。
這部片的是伊朗庫德族裔導演 (Bahman Ghobadi)以庫德族難民為背景,透過孩子的眼睛解讀戰爭世界裡的生與死。 故事進展中,穿插著小女孩脫下鞋子往懸崖邊走去的鏡頭,小女孩的對白不多,但畫面代替她說了許多有聲的故事。 來到難民營的小兄妹,小女孩還背上背著一個失明的小小孩,他們的父母親死於戰亂,逃離邊界來到這裡避難。 村中的「衛星」是個靠少許無線電知識,成為村中的孩子王,村長倚賴的得力助手。 難民村中的小孩賴以維生的工作是到山邊卸下地雷販賣,許多小孩因被地雷炸傷而失去雙臂,但這是他們唯一能獲取收入的來源。
小女孩無意間尋求「衛星」的幫助,這使得意氣風發的孩子王竟有那麼點情竇初開,於是想盡辦法希望能獲許小女孩的青睞。 但小女孩時常背著一個小小孩,小女孩與哥哥相依為命,但唯獨對小小孩千方百計想要結束他的生命。故事走筆至此,我正納悶著:是因為生活過於困苦而使得小兄妹想放棄他們的小弟弟嗎? 或者因為擔心帶著小弟弟,而使自己無法逃生活命呢? 出現的畫面,不著痕跡帶過,卻讓故事峰迴路轉,故事倒帶到當初小兄妹逃離自己家園的那個夜晚,戰火在夜裡蔓延,小女孩呼救著最後卻遭到伊拉克士兵的傷害,畫面並沒有呈現任何血腥與不堪,但小女孩淒苦的求救聲卻令人無法忘懷。 小女孩三番兩次想要結束小小孩的性命,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如何能承擔得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更何況是戰火波及下的動盪生活。 故事裡小女孩的哥哥,是個具有預言能力的孩子,不但能預知將要爆炸載著廢彈的卡車,也能夢見小弟弟的死亡與將發生的戰火。 故事結尾,收在小女孩終於如願把小小孩捆著石頭,沈入深潭裡,再沒有機會長大,而片頭站在懸崖邊的小女孩,就這麼縱身一躍,留下石頭邊的一雙鞋與夢中預見這一切,卻無法挽救兩者的哥哥。
故事裡沒有用鏡頭聲淚俱下控訴任何挑起戰爭的一方,但透過孩子的眼睛與生命卻真真實實的教我們看見戰爭的殘酷。 孩子一旦來到世上,沒有人應該剝奪他們生存的權利,但這些在難民營中的孩子,卻必須與地雷肉搏,只為求一口飯吃。 戰爭裡,除了雙方軍隊的傷亡外,真正無辜的是百姓,看看發生在小女孩身上的遭遇,戰爭裡的燒殺擄掠,全為了爭得勝利,在爭取的過程中伴隨人性極端的醜陋,就像蓄意活生生捏死螞蟻一般,戰鬥的快感,讓犧牲人民,卻無人制止。 在戰爭裡,活著與死亡雖是一線之隔,但存活下來,卻未必輕鬆,生命依然是動盪飄搖。 庫德族在戰爭中時常遭到殺戮,在亞洲的我們,或許那只是國際新聞中的幾行文字,但背後卻是多少條生命的無辜喪生。 發展中國家與開發中國家拼了命的追求成長,但誰關心過那些戰火下的孤兒,而發起戰爭的游擊隊、政府甚至是國家,往往基於政治利益或者政治報復,無端引發戰事,弄得國際新聞好不熱鬧,但逞一口氣的代價對他們而言是這麼無所謂嗎? 人命不值,在戰爭裡顯得更加清晰。
故事中諷刺著難民營的村長希望能透過衛星接收,得知外頭的戰爭消息,而接收到的頻道清一色均是美國頻道或者英語頻道,故事末了小男孩預言美國與伊拉克即將開戰。 自以為世界中心的強權國家,究竟為中東帶來一線生機或者更多無盡的傷亡與醜陋的政治利益交換?
- Jul 18 Tue 2006 20:15
[電影][烏龜也會飛 Turtles can fly]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